网球肘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高血糖是怎么伤血管的
TUhjnbcbe - 2020/12/27 16:47:00
常言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就是血管并发症。有位学者曾说过,若糖尿病没有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就不会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石平介绍,高血糖导致的血管病变分为两种: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其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等大中血管,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坏疽等。相对于正常人来说,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比高脂血症患者更早、更快,预后更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则属于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分别是成人致盲、终末期肾病和非创伤性截肢的重要原因。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血管受到的*害来自以下几种机制。内皮“受伤”了。血管中的内皮细胞是在循环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天然屏障,维持着血管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调节炎症反应、预防血小板聚集等。高血糖的“糖*性”是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高血糖状态下,许多炎症基因的表达增加,机体会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它不仅能直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造成血管内皮结构损害,还会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当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分泌活性物质失衡时,就会造成血管的病理改变。血管变窄了。血管内皮受损后,内皮下胶原暴露,为了“止血”,血小板会被激活,粘附、释放、聚集等功能增强,在受损部位凝集、形成血栓,并吸引脂肪沉积在内皮下,使局部血管变窄。对于微血管而言,内皮细胞的死亡和再生会增加基底膜(位于内皮细胞基底部,将其与管腔分开)的厚度,导致管腔变狭窄,增加血流阻力。血液变稠了。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兼有抗凝和促凝两种特性,但当内皮细胞受损时,则以促凝为主。而且高糖状态下,血液中葡萄糖越多,血液越浓缩,血流缓慢淤滞,使血液黏度增高,更容易呈现出高凝状态。脂质增多了。人体内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密切相关,当糖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脂质的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导致血脂紊乱。因此,糖尿病又称“糖脂病”,可表现为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在高血糖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下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促进心血管事件链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肥胖、胰岛素使用不当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这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在肌肉中的效应减弱,且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加重脂代谢紊乱。此外,在高血糖状态下脂蛋白性状发生改变,更易沉积于血管壁,加重大血管病变。弹性变差了。脂质的增多、黏稠的血液、狭窄的血管,都会增加内皮上脂质的沉积,如不合理控制,便会给血管“添堵”,发展为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在部位的血管会出现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增加破裂风险,引发出血性疾病。要想预防血管病变,护好全身血管,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控好血糖。预防微血管病变,患者要做到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但大血管病变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比如血压、血脂、是否有肥胖及吸烟、脂肪肝、蛋白尿等问题。因此,除了控糖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抗高凝也十分重要。需要提醒的是,吸烟对血管的损伤十分明显,糖友应尽早戒烟。定期检查。一般来说,患者可进行眼底检查,测尿常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肌酐等,监测眼部、肾脏的微血管状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果有问题,建议3~6个月内复查;未发现问题,每年检查一次即可。大血管病变的筛查并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患者可考虑在疾病早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看是否有内膜增厚或斑块等情况,评估大动脉病变的风险。规律服药。糖尿病治疗是终身管理,不能“见好就收”,即使血糖平稳也要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波动。健康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日常饮食注意“减盐减油减糖”,少吃垃圾食品,避免营养过剩;避免熬夜,以免影响内分泌;适量运动,比如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快走等,避免久坐。文章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

TUhjnbcbe - 2020/12/27 16:48:00
“扎四缝”一直是用来治疗小孩积食、胃口不开的。记得二十多年前,有一位爱好中医的老大姐教我“扎四缝”的时候,就给我扎过,我的身体没有感到任何的变化,也就认为“扎四缝”只适合孩子,不适合大人。1治小儿积食常用的四缝穴也适合大人直到前两年,看到一个网友说用扎四缝的方法给27岁的儿子开了胃口,让我重新重视了“扎四缝”。之后就是开始给自己扎,给徒弟们扎。扎的过程中直观地看到每个人的血液,确实只有我的血液是红红的、晶莹剔透、血珠都是立着的,而徒弟们的血液都是暗色的,或稀稀的,血珠都立不起了,全是爬下的,散散的。第二天,大家都开了胃口,都觉得吃饭香,都觉得容易饿了,看样子大人“扎四缝”一样有用。从前年到今年,我大概给自己扎过五次四缝,都是在胃口感觉不是太好的时候去扎,之后还都开了胃口。我的肾脏不太好,每次小手指都能挤出水来,看来我这个从小就一直病的肾脏,要想完全恢复到正常,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与我天天和平相处就应该值得表扬了。后来,我就给来调理的病人都“扎四缝”,因为我发现只要“扎四缝”过后,他们都能喝下2~3碗的生姜红枣桂圆羹。如果不“扎四缝”,多数人是喝不下这么多的生姜红枣桂圆羹的。因为胃口不开,我调理起来就慢。现在的“扎四缝”已经成了我调理病人时的开场白了。通过“扎四缝”先直观地看到这人的血液质量,再通过看哪个手指挤出水、挤出气泡、挤出脂样颗粒,大致就能判断出这人身体的状况了。2四缝穴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而且我发现,在四缝穴上只要有一根小血管通过的,一定是这个脏器长期有病变,扎的时候就要对着这个小血管扎下去,一股血流就会冲出来,能明显地疏通与这个手指相通的脏器。在给很多孩子治病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每个手指挤出来的*水多少,与孩子的身体状况有关。再给大家重复一下手指与脏器的对应:○食指——脾胃食指因为有大肠经经过,所以与消化吸收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胃口不好的孩子,在食指的四缝穴中,挤出的*水最多,其他的手指都要少一些甚至没有。○中指——心脏中指有心经经过,所以与心脏、心气虚还有心火旺都是相连的。在中指四缝穴上挤出的*水多,孩子的舌尖多是红的,手指甲边上容易长倒刺,这样的孩子容易上火,脾气也急躁。○无名指——肝胆无名指有手少阳三焦经通过,与肝、胆的关系密切。无名指挤出的*水多的现象,多见于多动症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汗多、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小手指——肾脏小指有肾经和小肠经经过,与心、肾、子宫、睾丸等部位联系密切。小指挤出的*水多,则多见于肾脏虚弱、有遗尿、肾炎的孩子。○大拇指的少商穴——咽喉我每次“扎四缝”还都不放过大拇指,但大拇指的四缝穴在哪里?不知道,我就每次都扎大拇指指甲根部外侧的“少商穴”,梳理一下咽喉部的经络,总不是坏事。3扎四缝穴的操作流程①先用棉线绳将食指的根部缠绕,勒紧。②食指中间的指缝处用酒精棉签消*。③等酒精干了就用“血糖针”对准指缝的最中间扎下去。④挤血,多数挤4~6滴血就可以了。⑤之后就将中指、无名指、小手指、大拇指的四缝穴,都用同样的方法扎一遍,再之后就扎另一只手。注意: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在喝过生姜红枣桂圆羹后去扎更加安全,太虚弱的人看到血会晕针的。4巧用四缝穴治病的经典案例十余年的顽固性胃炎治愈案一次一个朋友,患了十几年的胃酸反流性胃炎,吃药也吃了十几年了,从没治好过。我就靠“扎四缝”,再配合艾灸、食疗,只用两天就彻底治愈了,至今已经半年了都没再犯。我当时发现他的手指无名指的四缝穴上都有小血管,就直接扎下去,血一下了就冲了出来。我感觉这一针,对治好他的胃酸反流性胃炎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看样子胃酸反流与肝经淤堵也有一定的关系。之后让他停掉了一切寒凉的食物,每天用三粒焦枣加十粒桂圆泡水喝,起到疏肝理气、暖脾胃的作用,就做到了这些,他十几年顽固性的胃酸反流性胃炎竟然就再也没犯过,而且还同时治疗好了他严重的失眠。立竿见影,15分钟退烧案一次朋友的女儿高烧,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就是不退热,我在电话中询问是不是全身都是滚烫的,回答是的,就是干烧的那种,我说“扎四缝”试试吧。结果她告诉我扎到无名指的时候,血一下子冲了出来,流了很多血,把她们都吓得够呛,结果15分钟后开始退热,半小时体温从40℃降到了36℃,之后再没烧起来。看样子这种干烧与肝火旺还是有关系的,去了肝火,发热也是能退掉的。紧急止痛案魏某,男,46岁,本院职工。平素较消瘦,脾胃虚寒。年2月某天晚上饮酒过量后致胃脘剧烈疼痛,半夜到急诊室注射阿托品后缓解。次日早7时许疼痛又作,较前更甚,不能行走。请笔者会诊,即用四缝穴放血,刺完一只手时疼痛减轻,双手刺罢,疼痛立止。腹胀4年,“扎四缝+艾灸+拔罐”治疗,再未复发范某,女,47岁,银行干部。主诉:腹胀4年余。腹胀严重时腹部鼓起很高,眠纳俱差,大便不通。叩诊为鼓音,患者非常痛苦。各种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用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时好时坏。年3月上述症状加重,还伴有头痛、脐周痛,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经四缝穴放血,后加用艾条灸神阙、足三里,背俞拔火罐等治疗。治疗1次腹胀明显减轻,自摸腹软,用此方治10次后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呕吐案陈某,女,34岁,洪洞人,家境殷实。由于和丈夫不和,久致食饮减退,后来发展到一吃就呕吐,时好时坏近3年。年7月呕吐严重,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住我院特需病房。诊时见嘴边放一脸盆,口水不断,多为胃液和唾液,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细弱微数。用上法治疗1次,口水明显减少,针2次即不呕吐。共治7次痊愈出院。出院后用中药调理,至今未作。厌食案张某,8岁,学生,年5月就诊。其母代诉:患者食欲不振,对任何食物都不感兴趣,消瘦、头大、鸡胸,面色青白无光泽,少气懒言易感冒。用四缝穴放血,其中有3个指头挤出白色水样液。治疗1次后,食欲好转,共治3次已无白色液挤出,又配3付中药煎汤调理后而愈。现见他判若两人,面色红润光泽,身高体重增加明显,很少感冒。5扎四缝的心得体会今天我就将每个手指在四缝穴边上的血管都扎了一遍,看看会有什么反应,结果发现拇指、食指、中指、小指就是对着血管扎下去,血液都不会冲出了,只有无名指的血管扎下去,血会冲出来,但冲劲也不大。我知道了,原来只要身体内的道路是通畅的,就是对着血管扎也不会有血液冲出来,只要哪个脏器不太通畅,不论是在四缝穴上还是在四缝穴的边上扎,血液都会冲出来,血液冲劲越大,说明相应的脏器淤堵的就越严重。我最近因为试艾条,感觉身体内热大了,结果肝火就有些旺了,无名指的血管就有反应了。身体真是神奇,越研究越觉得有趣。但因为今天只是扎了四缝穴周围的血管,没有扎四缝穴,发现还是有区别的,就是:①扎四缝穴是开胃通经络的;②只扎四缝穴周围的血管不扎四缝穴,是通经络不开胃,泻火明显,也有些泻气;③扎四缝穴又扎四缝穴周围的血管,是既开胃、又疏通经络、还泻火。5四缝穴的治病范围“扎四缝”我自己感觉不只是有开胃的功效,疏通经络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恰到好处地用好,还是能治疗不少病症的。四缝穴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外,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还有人发现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疖肿、痛风、月经不调等症。疗程:一般1周1-2次,重者可每日1~2次。治疗5~7次为一疗程。

必须再次提醒大家的是:消*一定要严格,如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患者,禁止针刺四缝穴。

学习内容:

80种疾病的快速治疗方法及针灸处方,理论+实操,包括各类颈肩腰腿头痛,快速治疗酸麻胀痛木,各类皮肤病,脑梗塞,鼻窦炎,糜烂性胃炎,前列腺炎,口眼歪斜,面肌痉挛,飞蚊症,中风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带状疱疹,中耳炎,肋间神经痛,针灸减肥增肥,针灸美容……

1、一次治愈五十肩2、一分钟治疗颈椎病(痛有定处)3、一分钟治疗腰痛(腰肌劳损,腰突等)4、一分钟治疗坐骨神经病(秩边,环跳处)5、一个穴位一分钟治疗胃痛6、一个穴位一分钟治疗胆绞痛7、一根针一个穴位两分钟治疗肾绞痛8、一次治愈痛风9、快速治疗飞蚊症(少则1次多则5次)10、快速治疗面肌痉挛(少则2次多则一周)11、一分钟针灸治疗面瘫眼不能闭合12、一分钟治疗牙痛13、一分钟治疗落枕14、一次治疗双下肢多年不能下蹬(中风后遗证除外)15、一分钟治疗头痛16、一分钟治疗头晕17、一分钟治疗背痛18、一分钟治疗腿痛19、一分钟治疗鼻塞不通20、一次治愈感冒21、一次治疗三叉神经痛22、一次治疗带状疱疹23、一次治疗痛经24、一次治疗乳房胀痛25、一次治疗崩漏26、一次治疗月经不调27、一次治疗咳嗽28、一次治疗手指痛29、一次治疗小面积麻木30、一分钟治疗小面积痒31、特效子宫肌瘤针法32、特效囊肿针法

33、快速治疗血管瘤

34、快速壮阳针法

35、快速排寒湿针法

36、秒杀血压高

37、特效癌症针法

38、特效腹水针法

39、快速消除水肿针法

40、特效哮喘针法

41、特效奔豚气针法

42、特效淋症法

43、特效戒*针法

44、特效戒烟针法

45、特效抑郁症征法

45、特效狂躁症针法

46、特效阳痿早泄针法

47、特效不孕症法

48、特效针法调理胎位不正

49、术后针法调理

50、特效针灸减肥

51、特效针灸美容

52、特效针灸祛斑

53、特效针灸治疗口臭

54、特效针灸治疗脱发斑秃

55、鱼鳞病特效针法

56、牛皮癣特效针法

57、近视眼特效针法

58、胬肉攀睛特效针法

59、耳聋耳鸣特效针法

60、脑鸣特效针法

61、干燥综合征特效针法

62、声音嘶哑特效针法

63、特效荨麻疹针法

64、特效湿疹针法

65、特效肺气肿针法

66、特效失眠针法

67、特效感冒针法

68、帕金森特效针法

69、脑萎缩特效针法

70、老年痴呆特效针法

71、偏瘫瘫痪特效针法

72、强直性脊柱炎特效针法

73、石板背特效针法

74、癫痫特效针法

75、眩晕特效针法

76、网球肘特效针法

77:乳腺癌的针灸治疗

78、肾结石特效针法

79、眼干涩红肿特效针法

80、迎风流泪特效针法

闭目自透

芒针治疗偏瘫

课程时间地点

12月20日----12月23日(20日全天报到)杭州

本期学习班理论加实操,学期3天,原价元,推广价元

温馨提示:

请来学习的学员提前报名及缴纳报名费元,以便确定人数

联系梁欣(

TUhjnbcbe - 2020/12/27 16:48:00
常言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就是血管并发症。有位学者曾说过,若糖尿病没有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就不会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石平介绍,高血糖导致的血管病变分为两种: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其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等大中血管,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坏疽等。相对于正常人来说,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比高脂血症患者更早、更快,预后更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则属于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分别是成人致盲、终末期肾病和非创伤性截肢的重要原因。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血管受到的*害来自以下几种机制。内皮“受伤”了。血管中的内皮细胞是在循环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天然屏障,维持着血管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调节炎症反应、预防血小板聚集等。高血糖的“糖*性”是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高血糖状态下,许多炎症基因的表达增加,机体会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它不仅能直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造成血管内皮结构损害,还会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当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分泌活性物质失衡时,就会造成血管的病理改变。血管变窄了。血管内皮受损后,内皮下胶原暴露,为了“止血”,血小板会被激活,粘附、释放、聚集等功能增强,在受损部位凝集、形成血栓,并吸引脂肪沉积在内皮下,使局部血管变窄。对于微血管而言,内皮细胞的死亡和再生会增加基底膜(位于内皮细胞基底部,将其与管腔分开)的厚度,导致管腔变狭窄,增加血流阻力。血液变稠了。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兼有抗凝和促凝两种特性,但当内皮细胞受损时,则以促凝为主。而且高糖状态下,血液中葡萄糖越多,血液越浓缩,血流缓慢淤滞,使血液黏度增高,更容易呈现出高凝状态。脂质增多了。人体内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密切相关,当糖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脂质的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导致血脂紊乱。因此,糖尿病又称“糖脂病”,可表现为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在高血糖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下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促进心血管事件链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肥胖、胰岛素使用不当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这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在肌肉中的效应减弱,且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加重脂代谢紊乱。此外,在高血糖状态下脂蛋白性状发生改变,更易沉积于血管壁,加重大血管病变。弹性变差了。脂质的增多、黏稠的血液、狭窄的血管,都会增加内皮上脂质的沉积,如不合理控制,便会给血管“添堵”,发展为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在部位的血管会出现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增加破裂风险,引发出血性疾病。要想预防血管病变,护好全身血管,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控好血糖。预防微血管病变,患者要做到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但大血管病变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比如血压、血脂、是否有肥胖及吸烟、脂肪肝、蛋白尿等问题。因此,除了控糖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抗高凝也十分重要。需要提醒的是,吸烟对血管的损伤十分明显,糖友应尽早戒烟。定期检查。一般来说,患者可进行眼底检查,测尿常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肌酐等,监测眼部、肾脏的微血管状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果有问题,建议3~6个月内复查;未发现问题,每年检查一次即可。大血管病变的筛查并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患者可考虑在疾病早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看是否有内膜增厚或斑块等情况,评估大动脉病变的风险。规律服药。糖尿病治疗是终身管理,不能“见好就收”,即使血糖平稳也要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波动。健康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日常饮食注意“减盐减油减糖”,少吃垃圾食品,避免营养过剩;避免熬夜,以免影响内分泌;适量运动,比如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快走等,避免久坐。文章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血糖是怎么伤血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