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往往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比如便秘就是卒中后的一种主要胃肠道并发症,患病率可高达60%,对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一般卒中后发生便秘是由于患者的排便反射被破坏、长期卧床、脱水治疗、摄食减少、排便动力不足、焦虑及抑郁所致。如未加以干预,有可能使原有卒中症状加重,诱发再次出血,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造成预后不良。那么,如何预防卒中患者发生便秘?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为您支招。
01
饮食建议
尽量摄入高纤维素。中国营养学会对中国居民膳食纤维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24.13~34.59)克,卒中患者应多吃高纤维素的饮食,新鲜蔬菜如新鲜芹菜、洋葱、笋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等,同时摄入充足的液体,鼓励饮水(~)ml。水分可增加肠内容物容积,刺激胃肠蠕动,并能使大便软化。
02
运动指导
进行有针对性锻炼。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病情允许时可尽早下床活动;如病情不允许下床活动,需增加床上肢体的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增加腹部和骨盆肌肉的力量,可提高排便功能,如病情允许,可鼓励患者每天进行一些增加腹部和骨盆肌肉的力量的锻炼,如双腿轮踏、仰卧起坐、腰部扭转运动、坐位腰部前屈运动、主动提肛运动、腹式呼吸运动(吸气时鼓腹并放松肛门、会阴,呼气时收腹并缩紧肛门、会阴,气呼尽略加停顿,再进行呼吸,如此反复~8次)。
03
习惯培养
最好每日定时排便。每日早餐后是排便的最佳时间,此时胃结肠反射最强,结肠活动较为活跃,同时早餐后食物的刺激可加速胃肠蠕动,容易产生便意。早餐后定时排便,提供充足的排便时间,排便时注意力集中,不要看书报、听广播、思考问题或做其他事情。取舒适的排便体位,病情许可采用蹲位或坐位,坐在座厕椅上有益于增加腹压。
04
按摩疗法
(1)脐周按摩:患者取仰卧或半卧位,腹部自然放松,操作者用手的大小鱼际肌在患者脐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也可便前20分钟或餐后2小时进行。
(2)刺激反应法:带指套后用润滑剂润滑,将手指轻柔的插入直肠,顺时针缓慢而轻柔的环形按摩括约肌,时间大于15秒、小于1分钟。
温馨提醒:如果您是卒中患者的家属,也请及时了解患者需求,解释有意抑制排便的危害性,并将上述方法分享给TA,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与焦虑感。如采取上诉方法仍未能排便,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口服药物、开塞露纳肛、中药熨敷等方法。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猜
你
喜
欢
千县万镇中风识别行动示范基地建设(惠州站)启动,医院成全国首批试点基地!医院一行到我院卒中中心参观交流十个常见因素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增加!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室内疫情防控怎么做?空气流通是关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