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亦称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处前臂伸肌总腱起点处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腕伸肌过度使用,引发附着于肱骨外上髁处的肌纤维组织撕裂、炎症、粘连、变性,产生前臂疼痛和功能障碍。
1.临床症状网球肘的主要症状为慢性疼痛,早期只在劳累后偶感肘外侧酸胀和轻微疼痛,严重者伸腕或执筷时即痛,至疼痛向前臂或上臂放射,按压肘关节外侧发现有固定的压痛点。
2.致病因素
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下降,肌腱纤维退变、老化等因素,易发生过劳性损伤,发病率也较高。
网球肘治疗的关键在于防治结合,避免反复发作。老年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后,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腕伸肌生理功能已经下降。所以,稳定期的运动康复训练对于老年患者非常重要。主要通过关节主动活动、牵伸放松和肌肉力量训练,保持关节活动度、增加组织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加强关节的动态稳定性,最终增强腕伸肌抵抗过劳性损伤的能力,防止复发。
在运动训练中,当老年患者感到疲劳或不能再集中注意力时,应停止训练,注意休息。训练每周3-4天,每天3组,每组10-15次。每次牵伸在关节最大活动度处保持10-15秒,引发的疼痛以可耐受为度,上肢进行力量训练时注意节奏,动作要平稳,耸肩或脊柱侧同等代偿动作应尽量避免。
关节主动活动训练
坐位,无阻力地进行全范围的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在最大活动度处保持10-15秒后放松。
腕伸肌牵伸放松训练
坐位或站立位,患侧肘关节伸直且掌心朝内,保持此姿势,将腕关节向外侧偏并屈曲腕关节,另一只手对患侧手背进行持续性按压。
站立位,患侧肘关节伸直,掌心朝内,手背顶住墙壁,保持此姿势,通过挤压墙壁,使腕关节获得持续的牵伸。
弹力带力量训练
(1)肘屈肌力量训练
站立位,一脚在前将弹力绳踩住,两手握弹力带两端在身体两侧,掌心向上,上臂贴紧身体,向上弯曲手臂至最大活动度处。
站立位,将弹力带一端系在一个稳定的固体物上,与肩同高。肩关节前屈90°,患手抓住弹力带,肘关节伸直。保持肩关节稳定,屈曲肘关节将手靠近肩部。
肘伸肌力量训练
站立位,将弹力带中部系在一个稳定的固体物上,固定点高于头部。双手抓住弹力带两端,肘关节屈曲,再伸直肘关节。
弓箭步站立,后方脚站立在弹力带上固定,双手抓握弹力带,屈曲肘关节,前臂与地面平行,向上伸直肘关节拉长弹力带。
网球肘容易反复发作,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针对不同的人群,预防措施也不同。
1.
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减少手部受力。经常持拍的球类运动者,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动作。
2.
运动之前,确保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注意运动量和强度的控制,避免过度疲劳增加损伤风险。
3.
家庭主妇、手工劳动者、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前臂活动频繁者,避免长时间保持或反复做前臂旋转、用力伸腕的动作,注意劳逸结合。
筋骨痛消丸用于骨质增生,网球肘、慢性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滑膜炎,跟痛症,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急慢性扭挫伤,伤后筋骨疼痛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