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3日19时,第32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拉开帷幕。在欣赏这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同时,不少人的运动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为了让大家运动得更安全,医院石氏伤科特别推出:医眼看奥运——奥运系列科普,对常见的运动损伤防护进行介绍,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助力。
显而易见的是,当人的运动强度增加,或所参加的运动对抗比较激烈时,身体发生损伤的概率会有所提高。运动员们常年进行各种训练,他们是如何避免伤病的呢?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提前了解一些运动安全的知识,就可以极大地降低运动的风险!
奥运会的网球比赛您看了吗?顶尖的赛事总是能让人燃起参与其中的热情,孙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网球爱好者。最近这段时间,他每周都会去球场打上两三次。可昨天打完球之后,却隐隐觉得右肘关节有些疼痛,连带着生活中拎包、提水壶也会引发疼痛,来医院一查发现,他患上了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俗称的“网球肘”。
那是不是不打网球就不会得这个病?门诊排在孙先生后面的赵女士就从来不打网球。连日工作之后,赵女士感到左肘部疼痛,肘关节活动不适,端水、拧毛巾、转门把手、洗脸时,肘部也有疼痛难忍。医生检查后发现她左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外侧有明显压痛,前臂肱桡肉内外侧间隙处压之酸痛。诊断结果同样也是“网球肘”!
“从来不打网球,怎么会得‘网球肘’?”赵女士百思不得其解。
?什么是“网球肘”?
“网球肘”,医学上称为“肱骨外上髁炎”,因多发生在网球运动员身上而得名。网球肘是一种肌腱病,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慢性撕拉伤造成疼痛,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简单地说,就是手臂负责伸肘的肌肉长期反复剧烈地使用,不断收缩、牵引,肌腱和上臂骨连接处的组织出现疲劳,甚至有细微的撕裂,形成无菌性炎症反应。临床检查可发现肱骨外上髁处有压痛点,屈腕并在前臂旋前位伸肘时可诱发疼痛(Mills征阳性)。
并不是只有网球运动员会得这种病,如羽毛球、乒乓球、高尔夫球,还有棒球垒球的投手都面临大量的长时间的握拍、反手击球或伸臂投球等动作,伸肌总腱的负荷大,因此也是网球肘的易患人群。此外,此病还常见于需要反复用力伸腕活动的成年人,尤其是频繁地用力旋转前臂者易罹患,如小提琴手,瓦木工人,长期家务劳作者等。随着人年龄的增大,柔韧性下降,肌肉用力不平衡也会增加网球肘发病几率。
?运动时如何预防“网球肘”?
“网球肘”是因为局部肢体运动过度,在日常运动中注意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掌握正确的击球技术是最重要的,发力的时候要学会用身体力量,而不是仅仅依靠手臂力量。多利用身体旋转和步伐移动来配合击球,用肩膀带动手臂发力。其次,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也很重要,上场前应充分活动身体,牵拉手臂,让肌肉和肌腱以良好状态投入运动中。第三,运动结束后也不要忘了牵拉,它可以帮助清理代谢废物,减少运动后的酸痛,保护肌肉。最后,运动虽好,但要适度,注意对运动时间的把控,避免过度锻炼,造成手臂肘关节负荷过重。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网球肘”?
首先,由于“网球肘”的发病与慢性损伤有关,中老年人通常由于反复工作劳累引起。因此,生活中要注意不要长时间拎重物行走;家务劳动应劳逸结合,适当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等机器代替人力,如果需要长时间用到肘臂力量时,应两手交替完成;其次,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拉伸和加强手臂肌肉,有助于防止本病的发生。
?得了“网球肘”该怎么办?
急性期(24小时内):
肘关节出现红、肿、热、痛。
①应立即休息,限制活动,减少肘部和腕部的活动,尽量避免患肢做任何动作,保护损伤部位不要受到进一步伤害。
②冰敷以缓解疼痛,注意冰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
③若需要运动或劳作时,佩戴护肘用具;必要时可作适当固定,如三角巾悬吊或前臂石膏固定等。
④疼痛剧烈,关节肿胀严重等,应及时就医。
急性期过后(24小时之后):
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减轻。
①热敷以缓解症状。
②自我按摩治疗,可以按摩合谷、曲池等肘臂穴位来疏通经络,缓解肌肉酸痛。
③康复锻炼,促进肌腱修复,如肘臂肌肉拉伸训练。
?如何进行自我按摩?
中医治疗网球肘手段多样且丰富,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蒸以及外用膏药等,能够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活血通络,加速病变部位修复等作用来缓解症状。在家中,我们可以采用按摩穴位的方法来进行自我治疗,可选取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等穴位。
操作方法:将健侧手的拇指指端按压在患肢的上述穴位上,按压程度以感到酸胀为度,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述穴位,每个穴位约1-2分钟,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TIPS:如果手肘部持续性疼痛,经休息后不能缓解,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医院进行专业检查,以确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避免对今后的运动和生活造成进一步的不良影响。极少数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仍然严重,可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王逸松王媛媛童美萍
原标题:《医眼看奥运(5)——网球肘,不是打网球的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