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针刺点少,选穴简单,一般有两个选穴依据,①根据主要症状所在分区选取相应针刺点;②根据原发病灶所在分区选取相应针刺点。其选穴原则可归纳为3条,①上病取上,下病取下;②左病取左,右病取右;③区域不明,选上1区。
在临床上腕踝针治疗疼痛疾病效果显著,而且即时镇痛优势明显,无论是应用于骨关节病疼痛、癌性疼痛及其他疼痛性疾病,效果都令人满意。
首先,腕踝针应用于骨关节病疼痛的治疗,如成建平和刘成峰等分别使用腕踝针和腕踝针配合推拿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宋秀媛等则采用腕踝针配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也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夹脊穴治疗。临床上常用腕踝针配合电针、腕踝针加温针配合功能锻炼及腕踝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治疗1个月后,患者肩关节疼痛感及活动度均得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92.2%以上。腕踝针配合体针治疗肩周炎,还可大幅度缩短肩周炎治愈时间。一个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显示,踝三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时,针刺6min后疼痛就有缓解,镇痛维持时间达24-48h,与常规针刺及药物组比镇痛效果显著。最近研究发现用针灸分阶段治疗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急性期时取腕踝针下4、下5、下6;缓解期时取腰突穴加电针刺激,疗效优于常规取穴,且复发率较低。苏江涛等评估30例急性腰痛的患者,腕踝针针刺5min后即可见疼痛明显缓解,即时止痛效果显著。有些骨关节疾病如胸椎小关节紊乱、足跟痛、网球肘、落枕等临床报告的总有效率均达86.7%以上,胡侠等用腕踝针治疗脊柱小关节滑膜嵌顿(如落枕、闪腰等)60例,1次治愈率为91.7%,总有效率高达%。以上报道虽均为小样本临床研究报告,但治疗效果均佳。
其次,腕踝针应用于癌性疼痛的治疗,如周庆辉等观察腕踝针对94例中重度肝癌患者疼痛的镇痛疗效。选区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结合原发病灶,腕踝针对中、重度疼痛的缓解率分别为85.0%、63.0%,且具有起效快、持续缓解时间长的特点,对重度疼痛患者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胡侠等对肝癌患者进行腕踝针治疗,采用单纯腕踝针治疗36例,并与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单纯服药组50例相比较,两者镇痛疗效上无显著差异,但腕踝针组持续缓解时间较单纯服药组长,且无毒副反应。另外,腕踝针也可应用于其他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如张振亚等评估腕踝针治疗70例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治疗2星期后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组,提示尼莫地平合并腕踝针治疗能改善患者颅内血管功能状态、降低颅内血管流速、改善头痛症状。李良平用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使用腕踝针与常规针刺治疗的疗效及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运用腕踝针治疗次数上较常规针刺少、痛苦也较少。杨锦彪等运用腕踝针配合体针治疗女子运动员痛经16例,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同时有研究报告用腕踝针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效果理想,而对继发性痛经仅能起到一定的镇痛、缓解症状的作用。秦洁等对例Ⅱ度烧伤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时发现应用腕踝针止痛后,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变化趋势更平稳,且可以有效地缓解烧伤创面疼痛程度,减轻换药时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另有学者对其他疼痛患者进行腕踝针针刺治疗,主要包括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胸胁痛、肾绞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急性软组织损伤,这些疼痛多剧烈难以忍受,针刺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为94%。还有学者对急性腹痛(急性胃肠炎、胃肠痉挛、急性胰腺炎、急性膀胱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腕踝针针刺治疗,总有效率达85.4%。
腕踝针在中医护理当中的应用以及对中医护理的思考
医院相继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涵盖了多重科室,腕踝针也凭借其操作简易见效快等特点逐渐普及开来,尤其是凭借其出色的医院护理部门的青睐,医院也都计划开展,但还遇到了政策上的难题。
目前中医护理方面相关等级评审要求:医院评审要求,医院校毕业人员,开展中医相关工作,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学时,且人员比例大于70%。医院:在卫健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医院要加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力度,制定完善培养计划。
而目前临床医院校毕业为主,缺乏中医护理相关理论基础与技术,医保检查时,无法出具相应医院的首要开展难题。
为解决这些难题,深入贯彻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中共中夹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相关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优质高效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开展“岐黄天使关爱行”系列活动,活动将于年2月至年12月在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展。
相信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使中医适宜技术与中医特色护理得到普及,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优质高效中医药健康护理服务。
更多护理政策咨询欢迎私信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