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驶入新航道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以下简称基金 落地 已经一年。基金的注入是否已经令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旧貌换新颜?是否能缓解拆解处理企业 吃不饱 的现况? 无论怎样,在基金制度实施一周年之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已经驶入新的航道。
回收老大难问题
家电以旧换新* 策实施的日子,对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而言,无疑是个异常繁荣的时期。《2012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显示,2011 年,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实际处理量达到5633万台,远超过2009年的1917万台。正是家电以旧换新*策造就了这巨幅上升。
在*策引导下,大量废旧家电源源不断地被送入此前一直 吃不饱 的正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送货车在厂区门口排队的盛况让不 少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拆解处理的企业至今难以忘怀。某处理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那时候,我们根本不用担心旧电器的货源,也是我们头一次在与回收游击队的对 战中取得优势。
家电以旧换新结束后,回收难的问题再度暴露出来,走街串巷的回收游击队重新占据上风。即使在基金*策实施一周年后,回收仍是处理企 业大展拳脚时最大的阻碍。 行业要发展,就不能只将目光锁定在 两个一 上。 森蓝环保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新云所说的 两个一 ,是指一个个体户, 一个电视机。他强调说: 回收不能只依靠散兵游勇的非正规回收个体户,要尽快建立正规的回收企业和规范的回收体系;回收的产品也不能仅仅是电视机,要想方 设法地将老百姓手中的其他废旧电器也收上来。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主动权目前还主要掌握在个体回收商贩手中,大多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还是流入这些个体回收商贩手中。 人数 众多、灵活性大、 群众基础好 的个体户,已经成为处理企业最大的 障碍 。某处理企业的回收负责人透露称: 在基金的支持下,我们自建的回收渠道已经初 步具备与个体回收商贩竞争的实力。比如,我们的电视机收购价格与个体回收商贩相比基本持平,甚至略高一些。 但是,据了解,就冰箱、空调而言,正规处理企业的回收价格暂时不具备竞争力,居民更倾向于将产品卖给出价更高的个体回收商贩。
阻击回收游击队
如今,上至国家,下至企业都在摸索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方式和体系。各地*府均在积极构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以上海为 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方面依托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回收电视机、冰箱等大件电器,同时结合垃圾分类减量回收耳机、鼠标等小件电 子产品。从设立回收点、回收中心等固定回收方式,到添置流动回收车等移动回收方式,再到创建回收站、电子回收终端机等新兴络方式,处理企业在回收领域 的创新层出不穷。
旧电器的回收价格在基金*策实施一年间也水涨船高,部分地区的回收价格已经超过补贴额。北京华新绿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副 总监苑杰分析说: 这主要是市场规律发挥了作用。大量的处理企业集中购买旧电器,必然引起一定的竞争,导致价格上涨。 但是,也有不少处理企业负责人表 示,按照市场规律价高者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目前有些地区出现的价格过高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 恶性的价格竞争会导致处理企业变成 漏斗 ,基金的补贴 最终只会流入回收游击队手中,对于规范回收体系的搭建造成不利影响。 罗新云说。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分会受财*部委托,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行业自律市场回收价格》实施方案。目前,江苏地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已经参照这一方案,形成了价格联盟,避免企业间形成恶性竞争。
规范化、规模化处理
据测算,截至2011年底,中国主要电器电子产品的社会保有量情况约为17.7亿台。其中,电视机保有量约为5.2亿台,冰箱约为3亿台,洗衣机约为3.2亿台,空调约为3.3亿台,计算机约为3亿台。另据《2012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11年,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理论报废量高达6670.72万台,2013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7585.01万台。
这些令人头疼的电子废弃物,在处理企业看来却是待开采的城市矿山、沉睡的宝藏。开采这些宝藏就需要正规化、规模化的企业对废弃电器 电子产品进行环保拆解处理。2012年7月和2013年2月,国家先后发布了两批纳入基金补贴范围的处理企业名单。目前,共有64家企业入围,成为受国家 *策扶持的 正规* 。据业内人士透露,截至2013年4月30日,这64家企业的资质许可年处理能力为8800万台;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规划,全国将有 114家处理企业获得相关资质,年处理能力达到9400万台。
绿色、环保、受国家*策扶持,进入这个行业前很多人都想得特别美好,进入后才发觉与想象差距太大,弄不好还可能把本钱赔了。 某 江苏处理企业负责人坦言, 如今已有一些企业的处理能力都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总体设计处理能力已经远大于实际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还有很多企业在争取 进入基金补贴范围,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基金的注入对处理企业而言是新的活力。 无论是入围基金补贴名单时的审核,还是拆解处理数量的核查,甚至是环保部门的按月监督,都 提升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上海新金桥环保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监王建明笑称, 如今所有的管理要求都是最高的,我们可以实时监控拆解的全流程,资金流、 物流、信息流的建设都上了一个台阶。 甚至有处理企业负责人开玩笑地对说: 摄像头无处不在,如今环保拆解的从业人员都是没有隐私的、是 裸 着的,不能做任何违背规则的事情。
产业链延展
对于不少处理企业而言,拆解业务是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的基本业务,但绝不是唯一的业务。 关键在于发现价值,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能源,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和技术来识别宝贝。 王建明表示,在稳定基本拆解业务的基础上,处理企业的经营重心可以向后移。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物的种类非常丰富,金属、塑料、玻璃等产物都可以进行再利用。 甚至是一些电子元器件都可以回收再利用,通常这些元器件的寿命要长于电器电子整机产品。 王建明说。
可喜的是,目前不少处理企业已经向产业链后端延伸,开始向更高水平的再利用阶段迈进。以塑木为例,是以拆解产物为原料再生利用形成 的全新的绿色环保制品,具有密度高、强度高、优良的防腐蚀,可以作为木材的替代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室内装饰。目前,格林美、华新绿源等企业都在从事 这一业务。
优质的线路板可以提炼出不少贵金属,但是目前国内正规拆解处理企业很少有人进行提炼,主要以简单破碎处理为主。 据江西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屹介绍,提炼成本比较高是主要的原因, 我们非常关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相信这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
正如王建明所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处理企业不可能精通每项技术、每个环节,分工细化是必然趋势,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道路。
动脉 和 静脉 的产业对接
家电制造业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就如同人体动脉和静脉,前者生产制造家电产品,后者拆解处理家电产品,过程正好相逆。
采访中,不少处理企业负责人均对表示,希望有机会与家电企业多接触,去家电工厂参观,深入地了解家电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 只有知道怎么造,才能明白怎么拆。
在基金补贴企业名单中,TCL奥 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不多的具有家电企业背景的入围企业。事实上,除了TCL和长虹,格力也在河南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 产品拆解工厂,海尔更是很久前就已参股山东新天地。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指出: 家电企业更了解自己产品的结构和材料,更重要的是家电企业多年来 建立的销售渠道可以演变为非常好的收旧渠道,逆向物流优势明显。加强交流将促进两个行业共同发展。
与20年前相比,家电行业发生了不少变化,CRT电视升级成了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制冷剂替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些都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冰箱为例,目前废旧冰箱处理线是按照R12制冷剂冰箱进行设计的,而如今易燃易爆的R600a制冷剂已经广泛用于冰箱生产,如果不对冰箱拆解流程进行修改,很容易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