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回归
5月8日是第二届青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纪念活动不少,举办城市南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作为“迎青奥百日大扫除”活动的参与者,真希望这一百天过得快一点,再快一点。而市委书记“南京体育场馆具备举办亚运会”的表态,被盛传南京有意举办2019年亚运会。这消息有人欢喜有人愁,因为对于好清静的人来说,客来多了不见得真喜欢。
当然,定下来的事情就要尽力去做,去做好。我也希望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本届青奥会应该是历史上最好的,可是连本届在内青奥会仅仅举办了两届,没有太多的比较价值,所以更加希望青奥会办得有特点,除了强调其“青年”特点之外,还希望办成“体育精神回归”的青奥会,千万不要办成唯奖牌,特别是唯金牌的运动会。否则跟其他运动会就没有区别了,雷同的事情做多了没甚意思。
什么是“体育精神”,大约答案不会少,更高更快更强是其一,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似乎也是其中之一。
在“小球撬动地球”的那场中美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据说周恩来总理曾要求中国运动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一要求后来还成为悬挂在各运动场馆中的标语,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开运动会,几乎是每会必讲这个,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后来发生的事儿恐怕大家都清楚了,在所谓“竞技体育”跟前,再说这种话可能就会惹人讪笑了。是啊,大家一颗汗珠子摔八瓣拼死拼活比赛,你却要让人家谦恭礼让,这不是逗你玩吗?
也就是在这“青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时候,我正好在南京大学听课,老师讲了个故事。在一次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年届30岁的西班牙选手特别想拿金牌,因为在他运动生涯中得过数次亚*,但总是与冠*失之交臂,本届赛事后他就要退役了,这一这块金牌对他的意义尤其重要。为此他进行了高强度训练,做了精心准备,他太想拿到这块金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比赛开始后,他的付出见到了显著效果,一个个对手被落到身后,他前边就剩下了一个年轻非洲运动员。长跑运动历来是非洲运动员的强项,而前面这运动员很年轻,很有实力,任如何努力也无法超越,看来这次又得做“千年老二”了,他想。
就在此时奇迹真的发生了,年轻的非洲运动员已经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但并未到达终点,原来是激动的小伙子看错了终点标识。西班牙运动员赶上的时候,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指了指前头不远处的终点,小伙子这才醒悟过来,接着冲刺。
事后问为何要放弃盼望已久却有唾手可得的冠*,他说我的实力只能拿到亚*,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我趁别人失误“意外”拿到冠*,我的心肯定会是不安的。
他的做法值得尊敬,颇有圣人门徒古风。孔子的学生子路打仗帽子掉了,他放下武器拣起帽子戴端正了,当即被对手杀死。世人多笑其呆,然人们记住了子路,可记得他的对手是谁?
他的做法很难推广,因为在有些人看来,发扬风格背离了“竞技”的初衷。但不得不承认,事情做的让别人心安,尤其是让自己心安是多么重要,为了心安当然要坚守自己的价值取向。老师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问学员对此事儿的想法,我们该如何来作答呢,恐怕答案是有的。在以金牌论英雄的我们看来,“捡漏”其实就是上天垂怜,是对自己付出的回报。而且在各种类型的比赛中,因对手失误而拿到金牌例子并不鲜见。但竞技金牌与体育精神孰轻孰重?在青奥会上似应有个导向。赞相关美文阅读:·凡间诗话(三十四)·企业开展争优创先活动要在“干”字上下功夫·北京自行车刻“身份证号”
销售实施实名制(图)·葛朗台终于找到了在中国的志同道合者·强说幸福·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象什么?·孔庆东与郭德纲·浪说“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夏晚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