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胎政策来了,育龄期妇女如何预防产后风湿 [复制链接]

1#
科学消除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60809/4929173.html

最近,国家鼓励三孩*策,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金句、段子层出不穷,大多是吐糟三个孩子该怎么养,不细表。今天从风湿免疫科医生的角度,来讲讲一个女性如果生育三个孩子,经历三次“产后风湿”的折磨,会不会真的患上风湿病!

产妇要预防产后风湿,更要预防风湿病

产后风湿是不是风湿病?

先问一下大家,有多少人知道“产后风湿”和风湿病之间的关系?认为“产后风湿”是一种风湿病的人有没有呢?

有多少人以为“产后风湿”也是一种风湿

“产后风湿”也叫做“产后身痛”,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容易出现头痛、肌肉痛、关节痛、足跟痛、肢体麻木、酸楚沉重、乏力、多汗、畏寒等不适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月子病”,除了身体不适,也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

“月子病”,虽然名字里面带个“病”字,实际却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现代医学上没有明确的定义,民间则将众多产后疾患和亚健康状态通常为“月子病”。

“产后风湿”就是我们俗称的“月子病”

传统医学认为“产后风湿”是指:女性产后气血亏虚或保养不当,受风、寒、湿等致病因素影响,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肢体关节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现代医学定义的风湿病,则泛指因为免疫性、代谢性、遗传性、退行性、感染性及肿瘤等多方面原因,侵犯关节、肌肉、韧带、肌腱、滑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风湿病可侵犯全身多处关节及其他组织

女性在妊娠过程中,就因为内分泌改变、腰椎生理曲度改变、负重增加等原因,导致腰、膝等关节受力过大,产生酸痛等症状。好不容易生完孩子,又因为休息不好、带娃等原因,关节累积性疲劳导致疼痛加重,如果护理不当,慢性劳损则可能发展为腰肌劳损、肩周炎、网球肘的关节疾病。

“产后风湿”应对不当,可能引起真的风

尽管“产后风湿”不是风湿病,但如果“月子”没做好,遗留下关节健康问题,就可能发展为真正的风湿病。而且,一些风湿病可由妊娠诱发,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骶骨硬化性骨炎,而也有一些风湿病,与妊娠有错综复杂的联系,比如我们下文要讲的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妊娠期病情变化大,需格外注意

在风湿病这个危害人类健康的“邪恶*团”中,有三大“猛将”,分别是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

痛风发作时让人痛不欲生,而且是“美食”的天敌;

骨关节炎是年老的代名词,绝大多数老年人都会遇到;

类风湿关节炎则因为高发关节畸形和残疾,是最“凶名远扬”的一个。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与遗传、免疫、内分泌、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基本的病理改变是慢性滑膜炎、血管翳形成,进而破坏关节软骨和骨,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以高畸形和高致残而闻名

类风湿关节炎是比较常见,据文献统计,国外发病率为0.3%~2%,我国患病率约为0.36%,国内大约有万类风关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按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四级,相关资料显示,在所有类风关患者中,Ⅰ级病变约占15%,Ⅱ级病变约占40%,Ⅲ级病变约占30%,Ⅳ级病变约占15%,晚期病情严重的患者仍然不少。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宜早不宜晚,有研究指出,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干预,患者2年内关节破坏达50%,3年内关节破坏达70%,5年内关节破坏达75%。一般发病的头3~6个月内,是治疗的“机会窗”,这个时期开始规范治疗,控制住病情发展的希望更高,有希望实现停药无明显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病变严重程度分级

类风湿关节炎除了常见,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重女轻男”。在国内外的统计中,类风湿关节炎女性比男性多,一般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3倍。除了更容易患病,年轻的女性患者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生育,因为类风关在妊娠期病情更为复杂,如果不注意,就会对胎儿发育、病情控制产生不良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在妊娠期的病情变化,和患者体内性激素的变化有关。在妊娠期,女性患者体内性激素和细胞因子会发生巨大变化,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和演变与性激素水平有关。54%~90%的患者在怀孕后,病情会好转,在妊娠早期的3个月内,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可自行改善,随着妊娠月份增加而加强,在妊娠7`9个月时达到最高。

妊娠期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如果类风关患者在第一次妊娠时病情得到缓解,那么在以后的妊娠过程中基本上也能获得缓解,但这种缓解是临时的,几乎所有患者在临产前几天或产后,病情会复发或加重。因此,即便是孕期症状得到较好缓解,产后预防类风关复发仍然非常重要。

妊娠期类风关女性,应该做好哪些事情为妊娠保驾护航?

怀孕时机要合理、孕期用药要合理、产后预防要合理,三个合理为类风关妈妈保驾护航

妊娠期类风关女性患者,有两个重点工作,一是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二是减少病情对自身的影响,为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

01/把握怀孕时机

很多资料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但是,类风湿关节炎却会对孕妇产生影响,如增加患者子痫前期或妊娠期高血压,使早产增多、剖宫率增加。患者如果病情较重,可伴发血管炎导致子宫或胎盘供血不足,使胎儿生长迟缓,如果患者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抗SS-A阳性时,可导致新生儿狼疮。

所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育是没问题的,但必须以病情得到适当的控制为前提。如果患者处于病情活动期,并伴有严重的关节外症状,如发热、贫血、血管炎、心肺疾患时,应暂时避免怀孕。另一方面,治疗类风关的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如甲氨蝶呤,应在停药3个月以上才考虑怀孕。

一些药物可增加流产和胎儿畸形的风险

综合来讲,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应该在接受充分治疗,病情大部分缓解,停药(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足够长时间,在这三个基础上考虑怀孕,对自身及胎儿都更安全。

02/孕期合理用药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包括多种,有些则不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因此在怀孕、分娩的前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不能用的药物——如甲氨蝶呤有堕胎作用,怀孕前至少停药3个月;来氟米特具有致畸性,而且要两年才能从体内清除,还要考虑用消胆胺促进排泄;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有抑制性腺作用,导致患者不易受孕,备孕也要及时停用。此外,还有托珠单抗等生物制剂也要禁用,环磷酰胺、沙利度胺等抗风湿药可致畸,要停用半年。

限制使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塞来昔布、美洛昔康、双氯芬酸、布洛芬等,在妊娠早期,有轻度致胎儿先天畸形和流产的危险,在妊娠晚期,则有致动脉导管早闭及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所以在早期不主张使用、中期酌情使用、晚期则要停用。TNF-α拮抗剂,包括英夫利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建议妊娠16周后避免使用。

仍可使用的药物——柳氮磺吡啶相对安全,但因为抑制叶酸合成,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及心血管发育缺陷、口腔畸形等,孕妇服用期间要常规补充叶酸;羟氯喹虽然说明书叙述孕妇慎用,但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其对胎儿是安全的;糖皮质激素中,泼尼松和甲泼尼龙(不宜用地塞米松)小剂量使用一般不通过胎盘屏障,会经胎盘代谢而失活,留在胎儿中浓度较低而相对安全,但不可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增加腭裂风险,以及造成孕妇不良反应。

类风关女性孕期要谨慎用药,但不是不用

03/产后预防复发

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在生产后,首先肯定要像普通女性一样,把“月子”坐好,尽量降低“产后风湿”的影响。

产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到风寒的刺激;

产后要调节情绪,减少心理波动,有抑郁迹象的人要积极心理疏导;

产后要合理锻炼,因为静养其实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产妇根据身体恢复的情况,从下床走动开始,每天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产后出现关节疼痛,不要盲目使用抗风湿药物,医院就医,排查是否由风湿免疫病引起;

要想月子病恢复的快,还要避免常见的三个误区:

过度发汗——民间多有误传,认为发汗、汗蒸有助于排出体内湿寒之气,减轻疼痛,往往实际结果相反,产妇如果捂被子发汗,反而加重身痛、怕冷、怕风等症状。

过度运动——产后长时间卧床不起,不利于身体恢复,有些人就觉得多运动可以加强肢体灵活性,促进恢复,实际上产妇的肌肉、韧带、关节都还没有恢复好,过度运动及屈伸关节,反而容易损伤。

过度滋补——产妇身体虚弱,适当滋补是应该的,但不可过度。很多老百姓把滋补定位为鸡鸭鱼肉,实际上刚生产后,产妇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滋补过度反而容易造成奶结、便秘等问题。

“月子”做不好可能遗留长远的关节问题

除了坐好“月子”,类风湿关节炎产妇还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要做到以下几点:

避免受凉吹风、接触冷水,洗澡洗脸都要用温水,可以每天泡热水脚来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感冒,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被褥,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

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硬剩的食物,营养要全面,适当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心情舒畅、注意锻炼。

产后如果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要及时就医,早期发现病情复发的情况,早期治疗;

当病情复发需要用药,在哺乳问题上要慎重考虑,因为哺乳的原因,很多药物药限制使用,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如果限制治疗无法缓解病情,那就要考虑停止哺乳,开始规范的治疗。

产后关节疼痛,患者要及时就医恢复规范

#风湿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