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少运动爱好者表示,“宅”家两个多月没健身,身体都快“生锈”了。近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疫情向好,我市部分健身房复工,市民又逐渐开启了健身模式,也有不少市民选择户外运动。然而,有市民称,由于久未锻炼,一开始便进行高强度运动,身体有些“吃不消”。
现象疫情向好市民开启“运动模式”
如今,随着疫情逐渐向好,不少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开启“运动模式”。
▲市民在滨河路散步
热爱跑步的小王便是其中之一,3月31日上午,小王告诉晚报记者,前段时间因疫情原因,自己有两个多月没跑步,现在她又找出自己的运动装备,开始锻炼。然而,没想到的是,或许是因为久未锻炼,小王发现身体灵活性大不如前。“以前我可以一直匀速跑5公里,跑完再休息。昨天早上我出门跑了一公里就气喘吁吁了。”小王说,虽然坚持跑完了5公里,但到了第二天,小王起床后浑身酸痛,感觉连腿都抬不动,腰也直不起来。
巴城市民杨女士也表示,前段时间宅家,缺乏运动,导致体重增长了七八斤。“虽然疫情好转,但我每天出门锻炼时,还是坚持戴着口罩。”杨女士说,她每天下班后都会和老公一起到巴城滨河路徒步一小时,期间,她发现滨河路有不少市民也在散步、锻炼。“其实早就有锻炼的想法,但一直没有行动。”杨女士说,疫情让自己和家人更加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于是下定决心每天下班后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不仅能增强体质和免疫力,还能让身形和精神状态变得更好。
走访健身房复工会员需预约
3月31日下午,位于巴城蓝湾国际广场附近一健身房,一进门就能听见动感的节奏。晚报记者现场看到,此时健身房有七八人在健身,大家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锻练,彼此之间都保持一定距离。
▲市民在健身房锻炼
“从3月19日开始,我们健身房就正式复工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和健康,我们提前对场地进行了全面清洁和消*处理,并且在复工后,每天都会多次对健身器材进行消*处理。”该健身房相关负责人表示,和其他场所一样,所有进入健身房的人员都需要佩戴口罩,并且应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和身份信息采集。由于健身房内同一时间段有人数限制,前来锻炼的会员需提前预约,没有预约的客户无法进入健身房。
据了解,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目前,我市各健身房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条件下,有序复工,停工近两个月的健身行业,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自复工以后,我们每天会对前来锻炼的会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每天人数控制在二三十人左右,健身房空间大,我们也随时保持通风状态。”巴城巴人广场附近一健身房相关负责人说。
建议循序渐进杜绝“报复性”健身
采访中,晚报记者发现,我市不少健身爱好者原本制订的训练计划,因为疫情搁浅,近期,健身爱好者们便急着“补回来”。
今年40岁的巴城市民刘先生是一名牙科医生,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健身发烧友”。有多年健身经历的他,平日里不仅会抽出时间到健身房锻炼,也经常去爬山、骑山地车等。健身房复工后,他第一时间便回到健身房。
▲市民在小区打羽毛球
“健身房恢复营业的第一天我就去了,疫情期间我只能居家锻炼,做些简单的运动,可把我‘憋坏了’。现在终于可以去健身房了,我就想再次体验下之前大汗淋漓的畅快感,把之前耽误的训练量补回来,但这个想法被教练制止了。”刘先生说,教练告诉他,由于他长时间未进行高强度运动,突然又开始高强度锻炼是不可取的,需要慢慢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不然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有着和刘先生一样想法的健身爱好者不在少数。“减肥小白”市民王女士看别人汗水淋漓、肌肉性感,得知健身房复工后,立马办了一张健身年卡,同时又在瑜伽馆办了一张季卡,给自己也安排上了大量运动,可几天锻炼下来,却发现全身酸痛,身体完全吃不消,健身热情也逐渐被消磨殆尽。
不少健身教练提醒广大市民,在许久未锻炼的情况下,重新恢复锻炼需要慢慢调整,切勿立马进行高强度锻炼,建议大家循序渐进,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注意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肢体拉伸。
链接避免过量运动让运动锻炼有“度”
生命在于运动,现代人越来越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运动也需要把握好“度”,运动量太小,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又往往会适得其反,使身体过劳受损,同样达不到健身的效果。那么,过度运动会对身体会造成什么伤害?又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首先,运动需要倾听身体的声音,盲目选择健身方式、胡乱健身往往适得其反。有经验的运动员和跑步爱好者都会根据自己的身体功能情况,循序渐进地完成运动。其次,进行各种运动都要伴随循序渐进的刻苦训练和安全防护为主的医务监督。就走路和跑步而言,速度过快或强度过大,极易发生运动伤害,严重者可影响运动功能恢复,甚至带来永久性残疾,即使损伤较轻,也有可能形成慢性损伤。
目前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踝关节扭伤、腹股沟拉伤、膝关节损伤、网球肘等。每次锻炼前要温和热身,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让身体更灵活。
过量运动时,体内自由基数量迅速增加,易引起衰老和慢病,如果造成肌细胞损伤,肌肉不增反减,还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预防过量运动的办法就是当身体感到疲惫时要及时停下来,因为肌肉疲劳会丧失所有的保护机制。
运动应以“形劳而不倦”为准则,劳逸结合,以达到锻炼后不觉疲劳为适宜。通过运动锻炼身体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有效。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说明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运动锻炼要经常且不间断地进行,不应急于达到想要的效果而过量运动。总之,每周运动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好。
对于不常锻炼的人,包括高血压患者、有家族遗传病的锻炼者在首次高强度锻炼之前,最好让医生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此外,连续加班之后、精神状态不佳或者大病初愈之后的人锻炼时尤其要注意控制好运动量。(据人民网)
来源/巴中晚报
文图/牟柯
您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