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露将至,如何防止ldquo白露瘟 [复制链接]

1#

文:通威股份动物保健研究所

何为“白露瘟”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经度时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进入白露,天气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鱼塘的养殖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为什么说每年白露节对于鱼来说是“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为因素,养殖户盲目加大投喂量,导致严重代谢障碍。白露是水产养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这个阶段白天温度高达30多度,夜晚降到20多度,昼夜温差达10多度,造成鱼类的应急反应严重,且温度适合寄生虫、细菌等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水质容易波动变化,水产养殖动物体质弱,这时水产养殖动物极易爆发各种疾病。白露是苗种养殖发病的非常时期,死亡惨重,甚至全*覆没,养殖户称为“白露瘟”。

白露天气对养殖的影响

白露天气对水和水产养殖动物的影响,“草鱼难过白露关,过了白露关,年底赚钱用袋装”足以说明白露对养殖户的重要性。

1、藻类活力减弱,死亡藻类增多,容易产生*素。

2、藻类活力减弱,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氨氮等容易超标。

3、早晚温差大,易造成水体分层,鱼塘底部差的容易泛底,导致养殖动物浮头泛塘。

4、水质不稳定,很多养殖水体水质过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含量过高,水质问题严重,部分鱼塘出现严重的闭口现象,甚至中*死鱼。

5、水温适宜各种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寄生虫、细菌、病*等,水产动物容易爆发各种疾病,如寄生虫、烂鳃、出血、肠炎等。

6、合理控制投喂量,切忌为了抢规格而盲目增加投喂量,增加鱼的代谢负担,导致鱼出现不正常的状况。

白露季节淡水鱼类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

1、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主要危害草鱼苗种,水温在20℃~30℃时易发病,25℃~28℃为发病高峰,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也可能通过鱼卵进行垂直传播。

防控措施:草鱼出血病目前以预防为主,提前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在发病季节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也可用生石灰等消*剂全池泼洒(控制剂量)。一旦发病,停止投喂饲料,连续使用通威肽给力10~15天,每万斤鱼使用8kg,在使用肽给力5天后,损鱼会减少。

2、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7℃~28℃,苗种携带病原流通是该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途径,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可诱发该病暴发。

防控措施:以增强免疫力为主,保持水质稳定,增加水的溶氧,减少应激反应。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鲫、团头鲂、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

4、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水温20℃以上发生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鱼类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细菌性疾病防控措施:以预防为主,注重调水改底,保持水体环境的稳定。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投喂,饲料中添加内服保健产品,提高水生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强鱼体抵抗力。一旦发病,可用含氯、含碘消*剂消*,结合药敏试验,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抗菌药物进行拌饲内服。

5、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全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适宜水温22℃~29℃,主要症状是病鱼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分泌很多黏液,通常鱼苗放养10天后患病,成群沿池塘边狂游。

防控措施:养殖前端彻底清塘消*,杀灭底泥中病原,控制鱼苗放养密度;养殖过程中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预防车轮虫病,并调节水质。

如何平稳安全度过白露季节

白露季节前和“白露瘟”高发期间,建议使用通威“两改一保”技术,即改底、改水、内服保健。

1、改底

通威底改(g/亩.米)+通威活菌底改王(g/亩.米)。

2、改水

通威磷太好(g/亩.米)+通威藻菌多肽(1-2kg/亩.米)。

3、内服保健

鱼康1号使用方法:建议白露季节前使用本品1次,每次5-7天,在“白露瘟”高发期再使用1次,每次5-7天。

鱼康1号效果展示END

保存下方图片,打开抖音

带您走进通威,解锁更多精彩

▼往期精彩回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