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朱丹君通讯员陈泳波
对于手外科的医护人员来讲,加班手术是家常便饭,彻夜手术也是常有的事。医院时伤情十分紧急,医护团队常常与时间赛跑。面对伤情,他们不仅要冷静地思考,更要有超乎寻常的体力、耐力和毅力。
“医生是鱼,病人是水。鱼离开水不能活,医生离开了病人没饭吃。”对每一位患者,胡玉祥都认真看诊、尽心治疗。从医20余年,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用仁心仁术赢得了患者的称赞与信任。
获得患者信任,这是治病的第一步
早上7时30分,医院手外科病房走廊上响起了胡玉祥的脚步声。虽然离正式上班还有一段时间,医院查看危重病人,已经成了他多年的习惯。
“手指感觉怎么样?勾一下试试。”查房时,胡玉祥认真地检查患者术后恢复状况。面对愁眉不展的病人,胡玉祥亲切、耐心,会和他们拉家常,消除他们紧张的心理。在胡玉祥看来,医生和患者之间相互信任,这是治病的第一步,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医生除了有技术,还要将心比心。
由于工作繁忙,胡玉祥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黑眼圈非常明显。“有苦,才有甜,看到重症病人康复出院了,这份开心,如果不是医生,是很难感受到的。”胡玉祥说,他曾救治过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医院时整只手血肉模糊。
“我也有孩子,看了很难受。”胡玉祥和医护团队尽全力抢救。半年后,孩子来复查,孩子父母给医生们拎来了一袋橘子。“其实,橘子的味道一般,可那天我们都觉得特别好吃。”胡玉祥说,这是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乐趣。
善思考爱学习,“时间是挤出来的”
年,胡玉祥毕业于江西省中医学院骨伤专业,后考入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工作期间,胡玉祥医院和解放军医院(全军手显微外科中心)进修深造。
“不学不成,不然要被社会淘汰了。”胡玉祥非常爱看书,哲理、保健方面的书籍,他也看得津津有味。“时间是挤出来的。”胡玉祥习惯随身携带一本书,遇到空闲时间就抓紧读一读,“多读书总有好处,可以开阔人的眼界。”
“血管破裂,就像自来水管破了一样,我们只是人体的修理工。”胡玉祥是个谦虚的人。在他看来,规范行医、认真操作很重要,医生要多为患者着想,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另外,在治疗时,还需要耐心地跟患者沟通,语气要诚恳。
胡玉祥曾碰到过一位糖尿病足患者,因为病情严重,可能要截肢。但是,患者死活不同意。将心比心,胡玉祥明白肢体的健全对患者来说何等重要。后来,通过积极治疗,患者的腿最终保住了。
“医生治病救人,这个职业很高尚,压力也很大。”在读大学期间,胡玉祥就开始坚持练气功,学习手法复位,“医生,首先要有一个好身体,不然工作任务重,身体吃不消。”
与时间赛跑,加班手术成家常便饭
在人们的印象里,外科手术大多是站着做的。手外科的手术有些特别,是坐着做的。可这并不意味着轻松。“手术都是在10~15倍的显微镜下做的。一坐往往就是5个小时以上。”胡玉祥说,一根手指往往要接两三个小时,盯着显微镜看这么久,眼睛都是生疼的,“特别是幼儿患者,神经很细,难度就更高了。”
“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一台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与配合。”胡玉祥说,在手术中,医生需要耐力、定力,还要踏实、苦干,“所有的手术技能,都是慢慢磨出来的。”作为过来人,他这样告诫年轻医生。
多年的辛勤耕耘,胡玉祥在科研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至今有近20余篇学术论文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参与《拇手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临床研究》与《股前外侧多叶组织瓣修复多指(趾)软组织缺损》等课题(排列前三),荣获浙江省科技创新奖及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另外,胡玉祥领衔主持的《中医综合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课题入选年度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他主持的《足底撕脱皮肤预制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撕脱伤》《游离第二趾部分趾甲瓣修复手指部分指甲软组织缺损》和《足背多叶皮瓣联合肌腱移植修复手部多指皮肤及肌腱缺损》科研课题相继通过地厅级立项,获温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中西结合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在医院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