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多少钱治疗36只开放式基金在清盘线之下仍“屹立不倒”
最小规模不到500万
高丽霞
私募基金清盘早已见怪不怪,但公募基金清盘的案例却始终没有,然而那些挣扎在清盘线上下的基金并不容易。
《投资快报》了解到,广州金融圈的一个朋友近日收到某小型基金公司发来的短信,叫帮忙申购点基金,并私下承诺保本付息,年息去到8%至10%。值得注意的是,这位被叫去帮忙的朋友,并不是申购该公司的新基金,而是一只深陷清盘危机的“老”产品。
显然,跟新基金延长募集期、成立艰难相比,这些“僵尸”基金如何“屹立不倒”更让基金公司头疼。
36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游走清盘生死线
庄子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只不过,这种生死循环的自然哲学对于公募基金产品却并不适用。公募基金诞生十几年来,多数公募产品长期存续,固定提取管理费收入,实现“旱涝保收”。
而对基金公司而言,这些长期徘徊在清盘线上的“僵尸”基金,仍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运营它,得不偿失。与此同时,基金公司还要耗费脑力精力让其不至于清盘。
虽然基础市场不好,但今年公募基金还是表现出了难得的赚钱效应。但投资者心有余悸,落袋为安的心理颇为严重。一些本来就处于边缘产品位置的“迷你”基金更是雪上加霜,于是,清盘再度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
根据同花顺(300033)统计数据,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中(包括指数型基金和QDII),资产管理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基金有36只。而虽然在清盘线以上,但低于6000万元面临清盘危机的基金则还有35只。
36只在清盘线之下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中,有11只基金成立的时间不满一年,工银标普全球自然资源指数,华宸未来沪深300指数增强、嘉实美国成长股票(QDII)美元汇三只更是今年二季度才成立。
根据监管层的有关规定,开放式基金在契约中关于清盘的约定通常为:当基金持有人数量连续60个工作日达不到100人或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则终止基金。不过,目前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尚无清盘先例。
方正富邦两股基均挣扎在清盘线下方
而最“袖珍”的基金方正富邦红利股票规模不到500万元,截止到二季度末仅剩下了492万元,基金总份额只有517.78万份。
资料显示,方正富邦红利精选股票成立于去年11月20日,募集份额为2.31亿份。但今年一季度该基金便被赎回近一半的份额,即9486.52万份。但所幸当季度也有7071万份的总申购,一季度的净赎回份额也高达2415万份。截止一季度末该基金总份额也有3600.79万份,然而二季度该基金继续被赎回3157万份,季度总申购份额仅有74万份。二季度期间规模缩水了约86%,如果从基金成立开始计算,到7月31日止,该基金规模缩水已超过95%。
作为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方正富邦在公募道路上走的甚是坎坷。截至二季度末,公司资产规模为1.24亿元,在有基金产品的72家公司的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二。目前旗下共有3只基金,两只股票型基金和一只货币型基金。据统计,3只基金累计资产仅1.24亿元,其中两只股票型基金均在清盘线之下。
除了红利精选外,方正富邦新动力(310328)二季度末的资产净值也只有4640万元。从去年三季度末该基金跌破1亿份的规模外,便一直艰难地挣扎在生死线上方,但仍抵不住投资者赎回的趋势。去年三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为9300万份;接下来两个季度则分别为5100万份、5400万份。
另一只基金,方正富邦货币二季度末规模则有7238万元,但在货币基金中,仍是一只“袖珍”型产品。
尽管新《基金法》中首次提出,处于清盘线的基金可以转换基金运作方式或与其他基金合并。但到目前为止,哪怕资产管理规模仅剩下不到500万元,但这样的“僵尸”基金仍然“屹立不倒”,挣扎着生存。
而从目前基金清盘的条件来看,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这一条款是比较苛刻的。一方面基金公司或者股东方完全可以动用自有资金自救,另一方面在60日内也可能由于其他投资者购买或者净值增长的原因而超过5000万。因此,“僵而不死”这种奇怪现在便一直存在。
“除非是基金公司主动清盘,要不然按照清盘条件来,哪怕很多基金挣扎在清盘线之下,但真正清盘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低。”昨日有基金行业分析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基金如果要清盘,或者是与其它基金合并,首先肯定要召开持有人大会,这必然会引起很多麻烦和冲突。”对于主动清盘的说法,某小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表示,“并且这对品牌的影响很大,谁也不想做第一只被清盘的基金。”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