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及临床表现,本期我们一起学习下类风湿关节炎常见检验检查和常用治疗药物,同时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见误区进行解读。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检验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细胞沉降率大多数患者血细胞沉降率增快,尤其是在急性期。
2.血红蛋白含量略低于正常,晚期病例则可出现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大多在80~g/L之间。
3.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
4.免疫球蛋白检查(IgM,IgG)大约70%的RA患者可以出现IgM异常,IgG多为阳性。
5.抗核抗体(ANA):约25%的RA患者的ANA为阳性。
6.关节液检查在受损关节中抽出的关节液多混浊,但无细菌,镜检下显示关节液内无结晶物。
7.HLA-DR4(文末有名词解释):遗传研究证实HLA-DR4是RA的易感基因,HLA-DR4阳性对RA的诊断有倾向性的指示作用。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关节平片可观察到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和关节周围骨质疏松,中晚期RA患者的关节平片可以观察到上述表现。
2.其他影像学检查CT及MRI在早期RA的确诊上有很大优势。
3.心脏彩超:了解心脏受累情况。
4.骨密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研究证实早期RA患者已出现骨量流失。
手指X线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常用治疗药物
本病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改善关节功能。
1.一般治疗
①休息;
②急性期关节制动;
③缓解期功能锻炼:手腕操;
④理疗:红外线照射、中频脉冲理疗。
2.药物治疗
遵循早期、联合、规范、强化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治疗用药主要有:
①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退热、消肿的作用,包括美洛昔康、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
②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具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可抑制关节破坏,包括传统DMARDS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硫酸羟氯喹和生物制剂如TNF-α拮抗剂、IL-6拮抗剂等。
③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疾病活动期短期服用有助于病情控制。
④其他药物,如中药制剂(青藤碱、雷公藤)、外用药(扶他林乳胶)等。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需谨记:
早期,联合,规范,长程;
早期发现症状,及时检查明确诊断;
几种药物联合应用;
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检查,按时服药;
长期治疗,勿自行减药停药。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建立在医患充分沟通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存在预后不良、药物耐受及并发症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影响治疗方案选择的五大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中药比西药好
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已经有充足的试验证据和临床证据。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中药类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包括青藤碱类如正清风痛宁和雷公藤类如雷公藤多苷。昆仙胶囊在临床中亦被证实有一定疗效。建议在风湿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切勿自行服用成分不明的药物,延误病情。
误区二、强的松不能服,用了要上瘾。患了类风关,十之八九要残废
大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NSAIDS及DMARDS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是不需要加用激素治疗的。而少数病情高度活动的患者,医师会根据患者情况酌情使用小剂量激素(5-10毫克/天)短期治疗,一般3个月内激素就可以停药。
误区三、患了类风关,十之八九要残废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治疗,3年内70%患者出现关节病变;5-10年致残率60%;30年致残率90%,但是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疾病早期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病情控制,减少关节畸形。
误区四、是否患类风关,测定类风湿因子便知
类风湿因子不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必要条件,有些正常人的类风湿因子高于正常,但是并没有关节肿痛的症状。风湿专科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免疫检验指标诊断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误区五、每次都服用同样的药,自己到药房买一些就可以了,医院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RA患者,临床治疗中我们提倡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药物,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定要密切随访,病情活动期至少每月随访1次,稳定期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并定期复查相关检验检查,直至临床缓解或低度活动,并尽可能长期维持(至少6个月以上)。
QA1:
为什么要系统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治疗——
3年内70%患者出现关节病变;5-10年致残率60%;30年致残率90%;
伴关节外受累者:病死率50%。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指出:RA的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和控制关节破坏,阻止功能丧失及减轻疼痛。早期使用改变病情药物(DMARDS),可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致残。
QA2:
需要服用多长时间的药物?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停药时间,需要个体化治疗,一般情况下,病情控制后仍然需要药物维持治疗,大概1-5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参考书籍: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边看边学名词解释专区
HLA: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ukocytantign,简称HLA),编码基因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31),包括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MHC其中部分基因编码细胞表面抗原,成为每个人的细胞不可混淆的"特征",是免疫系统区分本身和异体物质的基础。
HLA-DR4: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上的一个基因片段,编码的相应蛋白是决定此抗原特异性的蛋白之一。
征文公告:
面向广大病友征文,希望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帮助更多的患者,图片、文字均可,投稿文章会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