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医附二院骨科关节与运动医学门诊:每周三、四下午(骨科副主任、关节组组长:张俊博士);每周三上午(赵道洪博士)
为什麽不能超过脚尖?
首先来介绍一些基础知识,为什麽当初会有人说深蹲膝盖不该超过脚尖?原来,如果深蹲时膝盖向前移动太多,会造成膝盖承受的压力上升,同时让臀部肌肉偷懒鬆懈。
依照这个推论,深蹲时只要膝盖保持在脚尖后侧,我们就能拥有迷人的翘臀,还能省下买维骨力的钱。
伤膝盖或伤髋关节,都挤!?
年由Fry等人所做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看法:如果硬是限制膝盖不超过脚尖,没错,您的确能减轻膝盖压力达22%。但同时您也增加了髋关节受力达%之多。
时代更迭,观念转换
年,英国学者Swinton为了更进一步研究深蹲姿势对身体关节造成的压力,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Swinton找来12位职业男性健力选手来当作实验对象。值得一提,这些「白老鼠」可不是甚麽省油的灯,他们是平均年龄27岁,身高公分,体重公斤,拥有九年健力训练经验,最大蹲举重量超过公斤的怪兽。史考特可以很有自信地说,这些选手是世界上最会深蹲的几群人之一。
Swinton拜託这些选手採用传统(Traditional)、健力(Powerlifting)、以及Boxsquat三种深蹲技巧,并且以专业仪器纪录测量选手们的动作。採用的重量为个人最佳成绩(1RM)的30%、50%、70%。
传统式:两脚间距较窄,膝盖超过脚尖,重心比较向前。(其实史考特个人习惯的蹲法是两脚脚趾平行朝向前方,不知道为什麽照起来会变这样开开的...)
健力式:两脚间距宽,膝盖不超过脚尖,重心往后移动。
BoxSquat:非常类似健力,只是后面加一个盒子来让臀部可以稍微停留(但不是坐下来休息哟!)。两脚间距宽,膝盖不超过脚尖,重心是三者中最往后,且上半身最挺直的。
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传统式的深蹲允许膝盖超过脚尖。健力式与BoxSquat则让重心向后,间接防止了膝盖超过脚尖。
结果
结果出来,又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不管超不超过脚尖,膝盖承受的力矩竟然差不多!
过去总认为膝盖不超过脚尖,就能减轻膝盖负担,但本研究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只要动作正确,三种深蹲方法对膝盖都是安全的。
第二个更惊人的发现是:过去研究指出膝盖不超过脚尖虽能保护膝盖,但会牺牲髋关节与腰椎的健康。但在这12位健力选手身上,学者反而发现健力式,也就是膝盖不超过脚尖的蹲法,反而能保护腰椎!
研究者猜测:因为之前的研究都是针对业馀健身者进行,当膝盖路径被限制不能往前移动时,他们被迫用上半身前倾,或甚至弯腰的危险方法来保持平衡。这种代偿的不正常动作模式会严重地加重腰椎与髋关节负荷。
(为了不跌倒,B图中的运动员过度倾斜上半身来保持平衡)
相对来说,本研究找来的是健力界的12位菁英。在膝盖不能超过脚尖时,他们懂得用宽站姿、股骨外旋、外展来做调整。这种聪明的技巧使得他们即使膝盖不往前移动,还是能保持相对直立的上半身。菁英健力选手懂得利用姿势来减轻腰部与膝盖负担,让自己蹲得又重又健康。
简而言之,懂得蹲的人不管怎麽蹲,都能保护自己不受伤。
不过研究者也提到,膝盖关节受伤的元凶不是只有力矩。膝关节的弯曲角度,以及大腿小腿骨的相对位移、拉扯的力量也会影响关节的剪力与压力。所以虽然力矩相同,传统式的深蹲可能还是「相对的」比较伤膝盖。
这篇文献还有几个额外的发现:
传统式深蹲对于腰椎的负担相对较大
健力式深蹲对于髋关节的负担相对较大(但绝没有到10倍)
结语
只要深蹲姿势正确,膝盖超不超过脚尖都是安全的
脚踝关节活动度差但髋关节活动度好的人,可以考虑膝盖不过脚尖的蹲法(健力式)
脚踝关节活动度好但髋关节活动度差的人,可以尝试膝盖超过脚尖的蹲法(传统式)
相对来说,传统式蹲法造成腰椎与膝盖受力较大,健力式蹲法则比较伤髋关节
根据个人不同部位的受伤纪录,可以挑选适合个人的蹲法
「深蹲时膝盖可不可以超过脚尖」这个命题不是是非题,而是选择题。而且,您更不该忽略了深蹲的其他面向:脚的间距、脊椎姿态是否中立、重心位置、负重的种类与位置、上半身向前倾的程度。
我们最早于年就开展关节镜手术,目前,常规开展膝、肩、髋、踝、肘多个关节的关节镜手术治疗。包括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多发韧带损伤修复重建、半月板修复、髌骨脱位、软骨移植、肩关节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二头肌腱损伤、髋撞击综合症、踝关节韧带修复、距骨坏死修复、网球肘等多项手术,同时也开展髋膝关节置换、单髁关节置换、关节置换翻修、关节周围截骨等手术。
系统、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效果、实现术后良好功能的保障。为此,我们为广大的患者打造专业的、个性化的术前、术后的运动康复和运动损伤、劳损的康复治疗。以及提供慢性疼痛、运动损伤的注射疗法。
联系我们请直接在公众平台上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