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济发展环境,共建和谐美好家园。8月26日9时30分至11时30分,由湖北省纪委、省监察厅、省纠风办主办的《问作风问环境促发展——2014媒体问*》节目将通过电视、广播、络进行现场直播。(8月25日荆楚) 在这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媒体问*已然不再是新鲜事,而是大势所趋。我们细数近年来的问*之路,不论是2011年11月湖北武汉电视台举行最大规模的电视问*,还是2013年12月,湖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联合湖南经视举办《电视问*》节目,受到社会各界的热议。亦或是南宁推出《向人民承诺——电视问*》,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当*者能够“红红脸,出出汗”。 我们可以说这种节目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监督模式,构建了“群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媒体紧盯问题、曝光问题,纪检部门抓住问题、督办问题”的新机制。同时还衍生出了电视述职述廉等新的监督平台,多地问*效果诸如免职、现场承诺、痛哭道歉等等再次验证了这一“问*模式”激活了“马上就办”的效率,使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有新闻媒体实时跟进通报整改情况,使得电视问*真刀实枪地落到了实处,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没有再让持观望态度的民众失望,真正让“问*”有了回应。 当然,当我们对媒体问*期待更多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各类的媒体问*提个醒。如果媒体的问*难以代表百姓心声,问也白问;如果问*也事先“彩排”,这一创新形式的功效不免在人们心中大打折扣;如果针对官员的问*仅是“问问”,电视的承诺变成事后的“无视”,“无视”的则是民意,伤害的更是民心。相关部门也要紧跟其后,不仅仅在电视上要跟踪报道,也要在*府门户站等窗口上及时公布相应信息,让百姓及时了解问*动态。 “媒体问*”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府机关倾听百姓声音的有效手段,也承担着公众雪亮眼镜的压力,这就是所谓的成也问*,败也问*,重点是看*府怎样用好它。
B14 《试论感觉的局限性和可靠性》陈金清,江汉论坛,1989年6月
体现类题目我认为是所有题目中最好做的一种,通常都会给出一段材料,然后问材料体现了什么知识点的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