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811/桃妈最近工作比较忙,前几晚又为了即将开团的商品熬夜码字,加上私教TRX以上肢训练为主,直接导致这几天肩颈、手臂、背部哪哪都不对劲,酸痛不堪。
在九点哄睡完小桃后,开启久违的KEEP,连续做了几组放松拉伸,才感觉又活了过来。
一边做,一边突发奇想,我不如写写如何缓解产后各种酸痛吧!
专业又耐心的吴教练之前专门谈到腰酸背痛的问题,和以下几点都有关系:孕期骨盆、腰椎前倾,背往后拱起,肩膀前旋的体态,不敢运动,以躺坐姿势为主;哺乳期抱着孩子,肩膀手腕手肘姿势长时间保持固定,容易酸痛。
做好拉伸放松运动,让肌肉恢复良好的活动程度,放松前侧肌肉群,加强背部的肌肉(如菱形肌、下斜方肌、后三角肌),保持前后侧肌肉的平衡,能有效缓解各种不适。
吴教练说得很专业,但是没有一定基础的小伙伴可能会听得有点迷茫,道理听懂了,具体该怎么做呢?
那现在就由我,就从健身菜鸟+产后老母亲的角度,用更加直接的描述,来谈一谈吧~
我曾在写过我自己在月子里就开始进行产后恢复工作:从腹式呼吸、凯格尔运动、上肢拉伸开始。
剖腹产的我,在月子初期基本上以躺卧为主,喂奶也是躺喂,到中期才可以坐久一些。喂奶时,很容易变成像吴教练提到的肩膀前旋、背部拱起的错误姿势(下图左)。
这时候,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喂养,都要注意利用哺乳枕、小凳子等工具来协助达到侧挺直腰背的正确姿势(下图右)。
别看就是这点略微的差别,但却非常重要——小月龄的时候2-3小时就要喂上30分钟左右,一天下来就要维持这个动作几小时之久,肩背的紧张疲劳长时间累加下来,是很难受的。
估计不少人和我一样,从学生时代的伏案学习到现在长时间坐着办公、低头看手机,或多或少都有圆肩驼背、肩颈紧张、颈椎和胸椎交界处有“富贵包”的问题,甚至会伴随头痛、手臂麻木等困扰。
我在私教之前,完全没有意识这些,直到吴教练一一指出我各种毛病后(对,我经常得接受他的各种鄙视),加强我的肩关节旋转肌群、背部肌群的锻炼,延展胸椎、拉伸前侧肌肉,加强肩胛骨内收等动作调整后,得到一定的缓解。
在他三年来的耳提面命之下,我月子里已经有意识地调整了各种姿势,但真的很难避免酸痛,于是我有以下自救方法:
首先,推荐使用健身APP(比如KEEP),非常适合老母亲们用平时碎片化时间进行。
一般徒手就可以开始,最多加一张瑜伽垫,一个泡沫轴就可以就地进行,非常方便实用。以下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几个放松课程,都与肩颈、腰背的拉伸有关。
在带娃奶娃的间隙,利用十来分钟的时间,针对你的酸痛部位,来一组,做完不说马上满血复活吧,至少酸痛能减轻许多。
从备孕时候开始,我就很喜欢泡沫轴按摩,在重训、单车课后,配合拉伸,在动作正确的前提下,一边咬牙忍痛,一边能感受到紧张的肌肉被缓缓揉搓开了,痛并快乐着。
尤其是其中的上背部放松,很适合用来放松因为长时间抱娃、奶娃而紧张的背部。当动作熟练之后,就可以单独针对各个部位直接放松了。
泡沫轴有一般有比较平滑式和凸起指压式两种,如果是初学者建议先选上面这款平滑式,会更温柔舒适一些。
泡沫轴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放松,单点的疼痛更适合用下面这种筋膜球,比如肩部、背部的某个具体痛点,用手或者靠墙按压,按摩小肌肉群更深入也更有针对性。
如果觉得筋膜球太硬太痛的话,也可以用网球代替,柔软有弹性,会舒服得多。
如果你告诉我,连做一组KEEP放松十来分钟的时间都没有的话,那……(我是不信的),我就把单独亲测认为最舒服的几个放松动作列出来你们直接试试吧(好吧,我就是那么贴心~)
比如:腰部侧面拉伸,颈部向前向侧拉伸,肱三头肌拉伸,背部T、W、Y、L字伸展,猫式、下犬式、婴儿式放松等。
就像文章一开始说的那样,这些动作的关键是加强背部的肌肉,就像课程里会一直提醒“感受背部发力”一样。但对于没有私教经验的初学者而言,做到却不太容易。
同样是从零基础开始的我,就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摸索出怎么用背部用力。平时我们提举重物时,用到过多的往往是手臂力量。如果背部不懂得发力,光靠手臂的力量是很不够的,直接限制了你拎(抱)提(娃)的重量。
在练习背部T、W、Y、L字伸展的时候,肩膀下压,把注意力放在背部肩胛骨的位置,而不是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