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女人难,当中国女人难上加难 [复制链接]

1#

嘟妈周五时生病了,带娃的重任便又落到了嘟爸头上。借着养病的名义,嘟妈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期待着下周末和大学室友的聚会。想着两位室友这些年工作生活的轨迹,无端的,又生出些感慨来。今天就跟大家碎碎念一下,杂乱无章,将就看吧~

都说中国女人是最不容易的。

日本女人只用照顾好家里就好,而欧美系的国家由于相对完善的保育制度,妈妈们可以很好地兼顾工作和家庭,嘟妈其中的一个室友便是如此。

她毕业后去澳洲读研,最终留在了那里,这次回国探亲之后,她也准备把她一岁的女儿送去托儿所自己上班去了。

图为室友和她老公背着娃去徒步拍摄的澳大利亚的风光。

据说在澳洲,宝宝最早六周就可以送去托儿所。虽然和国内一样,热门幼儿园同样存在排队一两年等学位的问题,但总体来说托儿所管理制度完善,监管严格,家长还是很放心的。所以即使室友的父母公婆现在都没有长期在她身边帮忙带孩子,她们小两口倒也应付得游刃有余,对未来的生活也没有太多担心。

说回中国。

放眼望去,似乎只有中国女人在职场经历一天的勾心斗角披荆斩棘之后,晚上到家还得陪娃,与此同时还得应付复杂的家庭、特别是婆媳关系。若是幸运,有靠谱的爹妈帮忙分担,多少还能得到一丝喘息。若不幸遇见个恶婆婆和不懂事的老公,可能还会陷入在家带娃被嫌不挣钱,上班又被嫌不管娃的无奈地步。

先说说嘟妈自己吧。

嘟妈也不幸也幸运。不幸的是嘟嘟的外婆外公一个因为身体原因带不了孩子,一个能带不愿意带,而公公婆婆年纪大了,也从来没提过要帮忙带孩子的事。嘟妈脾气倔,一气之下决定靠自己了。

出了月子月嫂走后,嘟妈就开始了一个人带孩子的日子。也哭过也绝望过,什么网球肘关节疼抬不起胳膊迈不开腿儿,那都是小场面。嘟爸算是个很体贴顾家的爸爸,但由于工作特别忙,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八点之前基本没到过家,心有余力不足,只能全凭嘟妈自己。好几次嘟妈自己发高烧也只能贴着退烧贴戴着口罩陪娃,医院都去不了,只能托邻居帮忙买药。(此处应该有掌声)

若孩子一切都好还好说,最难受的孩子出问题,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嘟妈至今记得嘟嘟没到一岁时,有次嘟妈在厨房做饭,嘟嘟自己爬到他的小餐椅上扶着椅背站了起来。忽然椅子倒了,嘟妈一听那哭声就知道不对头,匆忙丢掉锅铲冲过去一看,满脸满地的血......

嘟妈现在回想那件事情时记忆里有一段空白,就是从看见血到上了黑车之间,怎么也想不起当时是怎么抱着孩子冲出去的。那时候叫车软件还没有普及,楼医院,嘟妈抱着嘟嘟上了一辆黑车。那司机看孩子满医院,淡定地说了一个比出租车高三倍的价格便发车了。

路上嘟妈一直哭着给嘟爸打电话,那黑车司机看出我是真的急着给孩子看病,于是心领神会地在到达目的地时以堵车为由把车费在原来基础上又翻了一倍……

小孩子事情总是很多的,这医院跑自然也不会是一次两次,以至于在去年年底嘟小爷突发细菌性腮腺炎的时候,嘟妈一个人背个大包抱着哭哭啼啼的三十多斤重的医院上上下下地跑挂号跑化验跑B超时已经很淡定了......

身体和体力上的煎熬倒是其次,离开职场时那种深深的不安全感,无时不刻不在加重自己的焦虑。

虽说现在是信息社会,互联网的普及让全职妈妈们不会再像多年前的家庭主妇们那般闭塞,可社会发展瞬息万变,至少与职场脱节是在所难免的事。

嘟妈记得初初辞职回家带娃那会儿常常做同样的梦,梦见自己参加高考,可临上考场了才发现自己好几年没上课了,可见那时的自己对于未来担心到何种程度。

但磕磕绊绊一路走过来,收获了孩子的成长和快乐,特别是发现自己能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生活习惯、性格培养有着完全的把控权而不用碍着别人的面子时,便觉得一切牺牲还是值得的。现在四岁的嘟小爷并不是个完美的孩子,可他健康、善良、乐观、有爱心、有担当,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爱跟他交朋友,他也一直在以我期望的样子成长着,我这个当妈妈的已经很知足了,那些所谓的牺牲想想也觉得不叫牺牲了。

其实能当全职妈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幸运。

嘟妈另一个大学室友嫁到了外地,奉子成婚之后跟公婆住在一起。她是从农村出来的,性子外柔内刚,与什么事都爱和室友一起说说笑笑或者哭哭啼啼的嘟妈相比,她总是习惯于倾听。即便我们寝室三个人感情非常好她也不太爱和我们讲得太深,凡事总是自己拿主意。

生完女儿之后她在家带了一段时间孩子,有时候跟她聊天她总说想去上班,等孩子大点她一定要去上班。我就问她急什么?她只说:“我不能不挣钱。”

毕竟在一个屋檐下住了四年,她只一句话我便也都明了了。从小山村嫁到省城,娘家帮不上忙,又和嫌贫爱富婆婆住一起,处境可想而知。

后来孩子两岁多了,被送去了托儿所,她也就返回了职场。每天下午6点到10点是铁打的失联状态,给她发的所有信息她都只能在十点多孩子睡熟之后才能拿手机回复,周末更是全天失联带娃。

她跟我说她婆婆在她不上班的时候是坚决不会带娃的,一般吃完晚饭筷子一甩就跳广场舞去了。老公也不管,每天下班回来就抱着手机刷或者直接组队打游戏去了。她公公人不错,待她还算和善,可架不住婆婆的淫威,干涉不了太多——女人有时候真的很爱为难女人。

一家三代五口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室友却活得像个单亲妈妈。

她曾跟我说羡慕我,至少我能一心一意在家带孩子,至少嘟爸但凡不上班都会带嘟小爷玩,至少没人总是看你不顺眼......

我有时候回想很多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到底几分利几分弊。把妇女从家庭里解放出来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最终让女人的职责除了照顾好家庭还要能挣钱。直男癌们的观点从“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算是个什么玩意”变成了“一天到晚在家就带个孩子又没让你挣钱你有什么不知足的”……

观念变是变了,进步真谈不上,婚姻也依旧是一场*博。

我们中国人很容易把简单的生活过得复杂,对女人又尤其苛刻。这当然跟几千年的文化观念和依旧不完善的社会机制有关。就好比一个带孩子的问题,因为两代人间的观念差异、女人间因同一个男人(老公、儿子)而产生的微妙的占有欲和控制欲以及层出不穷的幼儿园安全事件,让原本可以理顺的生活变得鸡飞狗跳,原本应该亲厚的一家人拔剑弩张,原本缠绵悱恻的爱情散为一地鸡毛,只落了个至亲至疏夫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